通讯!我们到深圳,采访了一群追风的人
发布时间:2023-02-21 13:04:41 文章来源:凤凰网

速度,一直是深圳的代名词。

仅仅在四十四年前,几乎没有人听说过这个城市的名字。但如今“深圳速度”成为这座城市的标签,蛇口微波山下那句著名的口号“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历久常新。

在这个天然的叙事空间里,深圳人惯常将时间用在刀刃上。然而,在这座务实之城,人们也不总是向“钱”看的。当深圳人纷纷谈起跑步,当中签参加深圳马拉松越来越困难,“深圳速度”或许还携带着更复杂的深意,关于这座城,也关于奔跑在城中的人。


(资料图片)

“会议超时了。”

2月17日下午5点多,Wiserd疾步走出位于北京的会议室,踏着夜色登上回深圳的航班。

2月18日凌晨1点半,他回到深圳的家中。此时,距离深圳马拉松鸣枪还有30个小时。

和以往的几十次马拉松经历不同,这次Wiserd不仅以个人身份参赛,他还是“荣耀跑团”中的一员,和其他同样热爱跑步的荣耀公司员工一起征战深马。因为晚归,跑友兼同事小薰帮他代领了跑团的蓝色T恤。

2月18日晚9点,小薰还在加班,行李箱已经装好,准备第二天马拉松一结束就到南京出差。

2月19日清晨6点半,人潮向莲花山下的市民中心聚拢,那是这次深圳马拉松的起点。Jerry在人群中一眼望到自己所属的“蓝色军团”。24小时后,他将出现在深圳宝安机场,飞往西安,开始连续10天的差旅。

2月19日清晨,身穿蓝色T恤的“荣耀跑团”在起点附近

“抽空跑个马拉松”这种情况,在20000名参赛者中并不少见,这是几乎每个深圳人都熟悉的“深圳速度”。

速度,一直是深圳的代名词。

仅仅在四十四年前,几乎没有人听说过这个城市的名字。但如今“深圳速度”成为这座城市的标签,蛇口微波山下那句著名的口号“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历久常新。

在这个天然的叙事空间里,深圳人惯常将时间用在刀刃上。然而,在这座务实之城,人们也不总是向“钱”看的——摩天大楼和城中村吞吐着体量巨大的跑步团体,有的队伍隔天就跑一次山,有的人站在周末的体育馆门口,即使谁也不认识,也有可能被在此集结的跑团“捡”走……

当人们纷纷谈起跑步,当中签参加深圳马拉松越来越困难,“深圳速度”或许还携带着更复杂的深意,关于这座城,也关于奔跑在城中的人。

尽管小薰测算自己跑步中的步长并不算短,但从数据来看,同样是半程马拉松,她用了36120步,而同事Jerry只用了31596步。

娇小的身量要求她的步子迈得很大,步频也要更快,一脚跨出去,身子压得更低了,有时会感觉她不是在跑步,而是要奋力将自己发射出去。

在整个荣耀跑团中,小薰算是“深圳速度”最直观的体现,她追求着快与更快,像一根不断拉紧的橡皮筋,用韧性影响着自己与这座城市的前冲力。

“荣耀跑马女强人”是同事们给小薰的标签。起因是本届深圳马拉松报名时,报名者需提交之前的成绩。小薰一下翻出了四五个A级马拉松赛事的证书,其中一次还是女子第19名,这在业余选手中并不多见。

“我自己都被吓到了,估计也吓到他们了。”小薰说。

越是高手越会好奇跑道的更深处。小薰读过村上春树那本著名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阅读的过程是一个年轻跑者对另一个有着二十多年跑龄跑者的探问,而书中开篇那句“痛楚难以避免,而磨难可以选择”,大概是小薰人生的最好注脚。

在她的少年时代,耐力运动是一种选择,一个改变生活的可能性。

从大山深处“跑”到深圳,意味着她要日复一日地穿过田埂,爬过山坡,直到成为村子里第一个考上重点大学的女孩。

来到这片英雄可以不问出处的热土,马拉松成为那份可以积极选择的“磨难”。因为马拉松意味着突破极限,而在极限反复出现时,马拉松又意味着坚持一步,再坚持一步,过程中韧性成为重要的变量。

小薰谈起跑马中的“撞墙点”。所谓“撞墙点”,是跑者体力达到极限,身体机能突然急剧下降,突如其来的困乏感像绝壁一般挡在面前。用村上春树的话来说,就是进入一种无人之境,“跑到最后时,不仅是肉体的苦痛,甚至连自己是谁、此刻在干些什么之类,都已从脑海中消失殆尽。”

在这样的时刻,PB(个人最好成绩)成为她的动力。哪里是体能的最后一寸?是向身体妥协,还是拼尽全力、毫无保留?这是小薰向自我反复提出的问题。

在形形色色的跑者中,她是那种会死死咬住时间的人,顽强、难缠、穷追不舍,每一步都拉扯着韧性野蛮生长,渐渐成为众人口中的“荣耀马拉松女强人”。

小薰上一次跑马拉松是在3年前的广州,40多公里跑下来,以为会很艰辛,没想到到达终点后浑身畅通,当天下午就投入工作了。

3年后的今天,小薰列举了无数她可以在这3年里放弃马拉松的理由:忙碌、疫情、懒惰……但她还是站在了深圳马拉松的起跑线上。

在与「最人物」对谈时,她两度将“马拉松”说成“人生”,或许是因为,跑马途中即将放弃又继续坚持的起伏感,像极了人生。

撞墙点提前,是本次深马许多参赛者共同的感受。很多人三年没有跑马,体能下降难以避免。

跑到15公里左右,一种强烈的疲倦感笼罩在Jerry身上,他更加频繁地确认自己的里程数,由原来的以5公里为单位挺进,变为1公里接着1公里地死磕。而这种情况在从前通常要等到18公里左右才会出现。

好在他在前半程控制好了节奏,当荣耀跑团分化为一快一慢两个阵营时,他处于两个阵营之间,既不会过度消耗体能,也为后半程的降速争取了时间。

如果说“深圳速度”是席卷这座城市的浪潮,那么当人处于洪流之中,一种是像小薰那样找到准确的流速与之契合;一种是无所适从之后急流勇退。

Jerry是第三种。当整个世界加速到晃动的时候,还是尽可能保持自己的节奏,从中获得持久的生命力,成为刺激自己走下去的稳定颗粒。

他是1998年生人。在一年半以前,23岁,完成了步入社会之后的第一个重要选择,从稳定的国企跳槽到当时刚刚成立的荣耀公司做程序员,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完成一次从0到1的搭建。

他是想要捍卫自己的一代人,也善于在高速运转的系统中做出取舍,达成平衡。有人说选择何种运动方式是一个人性格的体现,更多人熟悉那句“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但Jerry并不想赋予跑步任何重大含义,“对我来说,只是一个生活习惯,一个普通的动作”。

他和耐力运动的故事,要从高考后的那个夏天说起。彼时,他在广州第一家24小时书店做义工。书店老板刘二囍用51天时间,环台湾岛走完1200公里的旅程,这也成为书店的名字:1200bookshop。

Jerry在1200书店的义工房间

书店不仅卖书,还为在异乡人提供一个容身之地。书店常年聚集着徒步至此的背包客,他们在此栖息,在暑热难耐的夏夜讲述将灵魂放逐在路上的时刻,Jerry也在他们的讲述中,渐渐找到可以让自己栖息的运动方式。

他尝试过徒步,后来选择了更适合生活节奏的马拉松。

每当他跑马时,世界唯一重要的事就是跑到结束为止。在那段短暂的期间内,Jerry整体的速度曲线是降低的,他习惯从前半程抢时间,刚开始时每公里耗时低至4分多钟,这样可以让自己在后半程体能接近极限的时刻,尽可能舒服地完成比赛。

“后面每公里6分钟,甚至7分钟,我觉得都没问题,只要不停下来,没什么大不了的,在关门之前通过终点就可以。”Jerry说。

比起突破个人最好成绩,他更看重的是自己对身体状态的控制,一边努力压制停下来的欲望,同时,准确地判断自身能力的上限。

这种掌控当然不会仅仅发生在比赛中。Jerry是荣耀手表的深度用户,在平时的跑步中,他通过实时监测手表中的数据,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

“书本上讲大部分人心率每分钟120次算是一个比较艰难的状态,但我发现同一心率下,我还是可以接受的。”

他习惯于查看每次跑步之后,荣耀运动健康APP输出的数据报告。“很有总结性,特别有用。”Jerry说。

严谨的数据支持为跑步祛魅,让他可以在跑步中更加充分地放空,伴着双脚移动、双臂挥摆的节奏,汗液蒸腾在空气里,听着颈部的血管突突跳动,跑步真正融入进日常之中。

“半马2小时5分钟”,这个成绩对Wiserd来说并不算好,几个月前他跑出过1小时53分钟的成绩。

“这次的确不敢跑”,他坦言,深马作为“阳康”后的第一跑,是自己跑马生涯中顾虑最多的一次。他比往常更频繁地关注荣耀手表上的心率。“虽然可以跑,但心率一高,心里总是会不踏实。”

完赛后,他在跑道的一旁与「最人物」谈着感想。一行医护人员经过,用医疗床推着一位参赛选手。他一边侧身让出通道,一边通过医护人员那句“掰一下”估摸出这位选手应该是“肌肉耐力不足加上糖原消耗过多,肌肉疲劳抽筋。”

每当Wiserd谈起马拉松时,都是一连串的专业名词:“心率区间”“跑姿”“呼吸”“摄氧量”……

显然,他是一个跑步知识的布道者。

这在他跑步的过程中亦可见一斑:他的脚掌最先落地,这会帮助他更有效的减少制动负荷;其次,触地时,他的膝盖始终保持弯曲,这样当他的脚开始承受压力时,可以得到足够的缓冲,与此同时,他的整个身体始终保持向前倾斜,这就增加了他前进的动力。

标准的动作,让他在上万名跑者中格外出挑。实际上,他除了是荣耀跑团成员,还是荣耀运动健康领域的研发人员。跑步被通常被称作“一个人的运动”,但当一个跑者正做着一份与跑步相关的工作,那么,一项关于自我的运动正逐渐超脱出个人意义的范畴。

长期的专业研究让Wiserd习惯观察跑步中的人,虽然并不绝对,但当上万名跑者从深圳马拉松的起跑线出发,他大致能判断出不同跑者的跑步特点,并从跑姿情况分析从经济性角度可以调整的点。

曾经有一次,他像往常一样在公园中跑步,发现一个跑者跑步时手在胸前左右摆动,这会导致身体旋转的幅度变大,给腰肌的压力会增加,进而引发腰肌损伤。公园的跑道一圈1.5公里,那天,Wiserd跟这个跑者转了五六圈,最后实在憋不住,靠上前去委婉建议,却收到了“没事,我习惯了”的回答。

“可能,他的肌肉练得比较好吧。”Wiserd有些懊恼。

“不是所有人都会跑步。”这是自从5年前,Wiserd开始跑步和做运动健康业务后得出的一个结论。

差不多在5年前的这个时候,他刚刚接触运动健康业务,对跑步还是深恶痛绝的。彼时,他认为跑步是枯燥的,甚至对于团建中的2小时跑完10公里本能的恐惧。但当他花1小时10分钟,踉踉跄跄挺进10公里,又在跑步前辈的指导下半马跑进2小时,故事便走向如今的轨道。

Wiserd跑马旧照

跑起来之后,Wiserd开始思考:姿势对吗?呼吸对吗?公路还是塑胶?多少速度为宜?多少距离为宜?多长时间为宜?会消耗多少克脂肪?这些可以量化,可以用“是”或“否”来定义的问题,后来都投射到Wiserd的工作中。

现在的技术日新月异,他希望荣耀的运动健康产品能够真正解决消费者痛点,可以成为人们身边的“跑步教练”,使人们不至于在一通毫无章法的跑步之后,在气喘吁吁和浑身酸痛中厌弃了跑步。

Wiserd在深圳打拼多年,“敢为人先”早已刻进基因里的,但“不断突破”又是一条没有尽头的马拉松。当看不到终点时,总有人会质疑过程。然而,作为深圳的同龄人,45岁的他追寻的不仅仅是撞线的瞬间,而是扎实的每一步和一路同行的人。

在一个行业中做研发,就像是行业里的探路者踏上一场永不停歇的马拉松,一轮又一轮,每轮的起点和终点,其实就是一个个项目周期,成功之后就是新的挑战,相似的剧情总是重复出现。

如同村上春树所写:跑完之后少顷,曾经的痛苦、可悲的念头眨眼间忘得一干而净,还下定决心“下次我要跑得更好”。任凭积累了多少经验,增添了几岁,还是一再重复相同的故事。

这种“重复”就是一份对长期主义的坚守。

这将是一次苦行,但绝不是独行。“笃行致远”是荣耀人共同的精神。

荣耀作为深圳马拉松的赛事冠名合作伙伴以及赛事唯一指定运动健康技术支持方,荣耀为用户带来了包括8周半新手挑战计划、3公里有氧燃脂入门跑等在内的专业健康指导以及关于运动恢复的科普内容专题。

由于马拉松中签越来越困难,荣耀还在荣耀运动健康APP上组织了“线上马拉松”活动,让跑马的乐趣在更大范围辐射开来。

在这次马拉松活动中,赛事组委会组织了一个特别的活动——“科学运动深马体验官”,为400名参赛配备荣耀手环,帮助他们监测心率与血氧等指标,更了解自己的身体状态。

让科技流淌在跑步的一呼一吸之中,本届马拉松比赛,深圳市提出“科技马拉松”,荣耀稳稳地接住了。荣耀流程IT与质量运营部总裁马兵在深圳生活了20多年,他说:“因为深圳‘敢为天下先’,所以在深圳诞生了很多的高科技公司,也是因为深圳有这么多高科技的公司,所以深圳才能够喊出‘科技马拉松’的品牌和口碑。”

荣耀是深圳的造物,深圳是千万深圳人迅速集结在一起,托举起的一个奇迹。“深圳速度”不是一次短跑,而是一场尽头无限的马拉松。

长跑的目标不是更快,而是更强。20000名参赛者从7点半起跑,到13点半全部完赛,太阳转动不停,从晨光熹微到烈日灼灼,日光之下,强风迎面吹拂,荣耀以科技助力健康中国的故事,正在发生。

如果你也是一名笃行致远的人生跑者,请在评论区留下你所笃定的信念、所望向的远方,说说你与马拉松的故事。

相关内容

娱乐HOT

明星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