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登大棚经济鼓起农民“钱袋子”_天天新消息
发布时间:2023-04-21 16:31:22 文章来源:甘肃经济日报


(资料图)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牛占虎

通讯员 张春鹤

四月中旬,走进兰州市永登县龙泉寺镇费家湾村,旁边庄浪河水潺潺流过,成片的塑料大棚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走进大棚,阵阵清香扑面而来,香菜、小葱、韭菜、菠菜、上海青等蔬菜长势喜人。工人们正忙着采摘新鲜成熟的蔬菜,分拣、打包、装车、运输一气呵成。

永登县三兄弟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负责人刘良园介绍说:“今年菜价还是比较稳定的,基地的蔬菜都是即采即送,送到兰州大仓里。”

刘良园原来是中铁五局的合同工,买断工龄后自己创业。包工程、修路、开酒吧,摸爬滚打多年后,积攒了一定的资金。2009年,刘良园跟着同乡来到兰州张苏滩蔬菜批发市场做蔬菜批发生意,从地头收购蔬菜,再拉到张苏滩市场批发出去。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了商机。

2015年,刘良园租了60亩地,自己尝试种陆地蔬菜。经过两年的摸索,他发现永登早晚温差大,种陆地蔬菜一年只能种两茬,收益并不高。于是,2017年4月他成立了合作社,将村里分散的“补丁地”聚成“整块田”,建成20多个棚,开始种植大棚蔬菜。为满足村民的不同需求,合作社探索出了带地入社、土地租赁等多种合作经营模式。到2022年底,合作社流转土地达到1300多亩,发展到800多个棚,一年种六七茬蔬菜,品质高,收益好。

“打工一月3500元,流转了1亩多土地,一亩地一年租金有500元,一年能挣个4万元左右。以前,我都是去新区找活干,年龄大了有时候也不一定能找上活。合作社成立后,我的地流转给合作社,我还能来这里打工,离家近,方便照顾家里,也能有个固定收入。”63岁的王振来是费家湾村的农户,他在合作社上班第4年了,平常负责平地、除草、浇水等。

“一份土地流转租金,一份劳务工资收入,合作社让我们农民挣了双份钱,我们的干劲更足了。”在费家湾村及周边村,不少村民像王振来一样,既把土地入股或流转给合作社,同时又在合作社务工。

在永登县,像刘良园一样的产业发展带头人还有很多。

近年来,永登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挥农业合作社的示范引领作用,优化种植结构,发展特色种植,带领农民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相关内容

娱乐HOT

明星LOVE